世界读书日,请收藏这份“小众独立书店”地图
今天是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诞生和离世的日子,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旨在鼓励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感受过沉浸式阅读带来的心流体验?相比于刷短视频的快感,读书似乎停留在“车马都慢”的年代。在追求高效便捷的现代社会,阅读正逐渐变得电子化、工具化,唱衰纸质书的声音甚嚣尘上。
然而,有这样一群人选择逆流而上,在繁忙的城市中,经营着一家遗世而独立的书店,凭借选书的犀利眼光以及店内独特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处可栖息的精神角落,由此成为一道隐秘的风景线。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拿好这份城市独立书店地图,趁春光明媚,探寻一系列未被发现的宝藏。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9:00-21:00
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路过这家拥有落地窗的书店,很难不为它停下脚步。一览无余的方正空间,原始粗粝的水泥墙体,搭配木质展示桌和金属书架,粗野主义中带有一点温暖的气息,不同材质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同时为书籍提供了极具质感的展示背景。
书店的空间构思非常巧妙:自由旋转的书架,可以作为阅读区和咖啡区的区隔和引导,也可以并列成为整面墙的展架,长桌也采用了板式插接的形式,方便快速拆卸和拼接。灵活多变的设计,便于举办活动时腾挪空间,正如店名“山海四合”,书店不仅仅卖书,更是一个聚合交流的场所。
2023年春夏, Jetlag Books推出文化快闪项目——“书店离家出走”(Wandering Jetlag Books)目前正在北京华贸三层为大望路的读者带来品牌主题出版物快闪。
Jetlag Books首家实体书店成立于2020年的北京三里屯,2年后和城市更新内容运营商共享际共同参与孵化了这家前店后“场”式书店,即实现了包括艺术文化书店+咖啡馆+共享创意办公在内的协作型创作空间场,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社区创造者提供文化交流场。
从40㎡到70㎡,Jetlag Books再次与+C Architekten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蔡为合作,他们相信“书中有山海,人从四处来”。
“书店离家出走”和Jetlag Books此前设计建造的任何店铺都不同,新的快闪空间延续了原有空间曾经是一家画廊的特性——策划团队仅用三周时间,将快闪书店装进画廊。
营业时间:周二到周日11:00-19:00
梦办最早开始于2017年的南池子大街,一年后搬迁至798艺术区,彼时由于全员投入到书展的工作中,书店就搁置了。2023年的春天,梦办重新在胡同落脚,全新开始。
作为abC艺术书展的线下空间,梦办期以不同的主题进行书籍策展,例如“植物的多重身份”“餐桌游记”及“动物看见了吗?”是聚焦植物、食物及动物的选书展览。梦办的书桌、书架会随着空间内正在发生的展览内容进行更新与分类。书是朴素的媒介,它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具体的重量,但愿梦办的存在能够让人们对书多点儿依恋,因为它不仅是承载知识、信息的载体,也能成为一种观念表达,视觉延伸,以及另类的审美趣味。
书店外立面选用整墙的长虹玻璃引入自然光,同时也是书籍展架,映衬出影影绰绰的绿植。中央的墨绿色圆桌点亮了空间,形态各异的椅子也是书店的重要成员。
书店内部延续了书展的基因,采用高低错落的原木置物架,摆放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周边,还原了书展的现场,体会到逛逛买买的朴素快乐。还有以书为主题的小型展览、讲座、快闪等活动,将书籍、影像、音乐、咖啡结合起来,让读书这件事从平面变得立体。
天气晴朗的时候,窗边是最佳读书位。透过钢筋水泥的窗户,窥见日常琐碎的浪漫。
“我们希望梦办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而是成为一处新的土壤,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想象,用真诚的心做咖啡、选书、筹办展览活动。梦办开放一间公寓,欢迎海内外艺术家在此进行驻地计划;创办梦晕电台,邀请朋友们前来分享书和唱片,行动的经验,谈天说地。如果说想要传递什么的话,也许是想要传递我们真正相信的事物,也许梦办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证明爱有去处。”
店址:postpost
营业时间:周一11:00-18:00 周二到周日11:00-19:30
2016年9月3standardstoppage的旧金山书店成立,2019年新店postpost坐落在北京的羊肉胡同,除了一扇不起眼的白色大门,门口具有视觉感的海报成为了寻找到他们的标志。店内保留下胡同住宅的原始模样,没有进行过多的改造,店里集合了胶片相机、Vintage衣服、书籍则无规律的放置在铁艺架子或收纳筐里。
postpost贩售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物:可供思考的,可供阅读的,可供穿戴的,可供使用的,和可供饮用的;关注图像与图像批判。通过搭建令人迷惑的、介于商业与艺术边界的感官体验场景,将图像批判的尖刀刺入消费景观的皮下,将自身与观众卷入一场反思与购买的狂欢。“激进左派应该出现在市场里,不是街头,不是学院或者美术馆”。
postpost “图像的暴力与形象的违犯 ”展览
店址:刺鱼书店(竞园店)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0:00-20:00
店址:刺鱼书店(中间影院店)、
刺鱼书店(中间剧场店)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五12:30-20:00;
周末10:30-20:00
刺鱼书店的成立初衷“希望创造出一片灵性自然的场域,可以让沉浸于其中的人们在挣脱社会的禁锢。生活在此,天马行空。”
“刺鱼”一词源自美国殖民地时期,最初指某种丑陋乖僻的鱼,后来26岁仍未嫁人的女性,被贬称为“刺鱼”。主理人有些反骨在身上,女性独立的议题贯穿始终。还有定期更新的“鱼词”栏目,搜寻不存在于其他国家的专属词汇,却贴切地表达了诗意的情绪,也许某个词语会瞬间击中你。
书店外立面是工业风红砖墙,与内部的牛油果绿色环绕式书架形成色彩对比,充满浓郁的复古格调。一层包括书籍展区、咖啡区、周边区,二层是借阅区,设置了更多座位,在远离闹市的安静环境里,尽可以坐下来享受一段无人打扰的阅读时光。书店主要出售台版和港版的文学、社科、艺术、电影类书籍为主,简体中文书为辅,此外,书店也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电影放映、演出展览等活动。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1:00-21:00
在上海街边梧桐树的掩映下,隐藏着一方20㎡的小天地,只要你走进它,就会获得松弛下来的神奇魔力。透过玻璃门,书店空间一览无余,以纯白色为基底,点缀亮橙色的雨篷和收纳箱,打造简约明亮的时髦感。
门口自带小院子,墙上的油漆和挂画随着展览主题而变化,每次去都有新的惊喜。“我们的书店很小,不销售饮料,没有自习室,没有收费活动,我们想要维持一家书店最基本的状态。”主理人这样说。把一件小事做好,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0:00-21:00
(泡芙云书店正在优化中,19-28号暂时不对外开放)
去年8月,分享诗歌的平台PormsForYou在线下开了一家书店,专注于诗集的推广和创作。
以克莱因蓝为主色调,加入橙黄色块形成对比强烈的撞色,大量运用半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如云朵般轻盈托起书籍。书店本身就是一本诗集,墙面、台阶、地板等地方随处散落着诗句,让诗歌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拥有生命一样,也许在下个转角会遇到令你心动的文字。
一层按照不同的分类展示世界各国的诗集,二层文学小说、艺术画册以及淘来的旧诗集,放置了彩色的桌椅供人们阅读,其中就有来自 Kartell的经典塑料椅Universale Chair。下沉空间则是会客厅的形式,也是举办活动的场地。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1:00-19:00 周二店休
大兜商店Dorbeetle Store线上商店成立于2017年,于2021年底开设线下实体商店,选品以国外精品杂志和艺术书籍为主,店里的陈设走简约的现代主义风格,冷峻低调的黑色铁艺书架,和五彩缤纷的杂志封面相映成趣,再加上纵向深入的空间布局,仿佛置身于艺术长廊。
主理人托尼李说道:“成立大兜商店的初衷很简单,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是从朋友之间的国外书刊分享会开始萌生这个想法的,不得不说西方的文化和内容是更为先驱的,不管是艺术手段,社会实践还是时尚视觉等等,这些都值得被我们取材利用和借鉴。秉承热爱的初衷之外,希望传递给大家更具吸引力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这些书籍激发了很多需要灵感的人。”
除了丰富的书籍,还有另一半是好朋友的花店,同样是小众独立的花艺风格,以一整面墙的中古器皿和手工摆件作为区隔,透过玻璃,书籍、器皿、花艺彼此映衬,展示了艺术生活的无限可能。
店址:普通读者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0:00-22:00
这家书店被网友称为“霍格沃兹同款图书馆”,在喧闹的商场里,有种来自异世界的格格不入。墨绿色门面自带英式复古感,水磨石墙面构成的拱形壁龛,容纳着一人座的阅读区,书店的属性一目了然。
店内同样是原木棕的桌椅,搭配复古绿的墙面和灯光系统,优雅庄重的气场让人迅速沉静下来。书店的灯光布置别具一格,不仅是简单的照明,而是将点光源(台灯)和线光源(灯管)结合,如暗夜中的萤火,明暗交错更能烘托出电影氛围感。
书店的布局也比较人性化,分为选书区和阅读区,提供了横排沙发、咖啡圆桌、单人座等多种选择,并且配备了台灯和充电插口,点杯咖啡来这里自习或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店址:皿口一人
营业时间:周一店休
工作日10:00-18:30;周末13:00-19:00
走进一家书店,就像开一个盲盒,在有限的空间里,藏着精心挑选的书籍和灵感,这个“盒”字拆开就是“皿口一人”。这是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策展式艺术书店,以设计、建筑、文化创意、生活方式等泛艺术领域的书籍为主,通过主题策展的方式精选书单,而不追求数量庞大和品类丰富。
皿口一人本身是一个依托于书店的策展式集合空间,目前主要涵盖书、好物、展览,除本店以外,开业半年多已在城市的多个生活方式空间里游牧或快闪,未来还会延伸更多场景。书店作为皿口一人的起点,以策展或编辑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是想在信息爆炸和泛滥的时代,担任一名关于书和知识的“买手”,以一种“盒”式尺度,有节制和品质地向公众传递可能性。
此外,书店背后还有一间140㎡的迷你展厅,把一件小事做成快闪艺术展,比如围绕眼镜展开的有趣日常、关注建筑垃圾最终去向何方、诗歌种在花园里……集合了跨领域的创意和灵感,平凡琐碎的日常也可以很艺术。
书店背后的展厅,4月14日至5月14日正在展出,皿口一人03展 {建筑之“后”}基于建筑材料的装置画展。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24:00
Rootland野树梨书店的面积不大,选址也足够市井,在这里你既可以喝一杯精酿啤酒也可以喝一口茶,气质与成都这个城市完全匹配。不大的面积,依然留出了户外空间,黑色的窗口正是内与外交流的路径。
书店是一家以精酿啤酒为主题的Book&Brew,主要出售文学,艺术,哲学,诗歌,社科类书籍,既有新书也有旧书可供借阅,不定期还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分享会。
到店的客人称这里更像走进了一个家的客厅,这也正是主理人朱彦所想传递的“野梨树书店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去传递某些观念,而是去创造一个可以产生公共对话的空间,也就是说,野梨树的方式是走向公共之中,而非困于自我与偏狭”。
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4:30-20:00
从高楼大厦转进巷子里,你会发现一家特立独行的书店——普肉土配盆儿Protopaper,选中了整条街最破的老房子作为新址,改造成桀骜不驯的工业风,吸引许多年轻人来打卡,让街区重新焕发生机。书店主要以文化艺术、摄影、设计类的国内外杂志刊物和独立出版物为主。
protopaper本身是一家创意设计工作室,创立书店的初衷是因为做设计时需要看各种杂志、书籍,“就觉得干脆自己开家书店。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场所。想让它成为一个连接的介质。”
店内外保留了斑驳的水泥墙,极简的金属书架上,摆放着独立刊物和黑胶唱片,体验边看书边听音乐的快乐之外,店内除还出售自然酒,白天喝酒看书,满足了不同人的生活方式。
可以看到,如今的独立书店不仅仅贩卖书籍,更是集合了艺术灵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性空间,可举办小型展览、社群活动、音乐演出、入驻咖啡精酿等等,以书籍为中心,发散出无限的可能性。
在选址方面,除了传统的商场临街店铺,更多地深入住宅区和老街小巷,在降低租金成本的同时,也激发了社区的活力,让人与人之的情感链接更紧密。某种意义上,更加丰富了书店作为现代人精神居所的意义。
看完本期的小众书店城市地图,你最喜欢哪一家书店?你的城市有哪些小而美的独立书店?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文字|拦住那个火龙果 编辑|Tian 设计|Day
图片来源各个书店提供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