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河南理工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将理论付诸实践,脚步向外延伸,
深入体会生活,积累有益经验。
乡村振兴,生态保护,
普法宣讲,推广急救,传承非遗。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奉献社会,也成就自我!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小栗子们的暑期实践活动吧!
【“红色铸魂,科学筑梦”
乡村振兴实践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月9日,“红色铸魂,科学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实践基地正式给小朋友们上课,上午主要讲解了陈氏太极动作和红色主题英语,下午主要讲解了红色科学家和科技模型拼装。
“红色铸魂,科学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传承红色文化,促进科技振兴,在学员们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科技之种。
“怀邦古道双阳地,太行绵亘车马通。皮黄老戏尽忠孝,寺庙观祠祭英烈。”为了解焦作古村的现状,保护古村落建筑数据的完整性,探索古村振兴的发展前景,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寻访·探忆·筑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赴焦作寨卜昌和北朱村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实践活动,感受怀商文化与当地人文情怀,以青春之名助力古村振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12天的实践,团队成员不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感悟。
【“青春红”与“乡村绿”的交汇——助力沿黄乡村生态保护实践团】
近年来,国家对黄河生态保护的法律宣传愈发重视,但是仍有一些人对相关的法律政策不甚了解。有法群众不知法,生态保护刻不容缓。“青春红”与“乡村绿”的交汇——助力沿黄乡村生态保护实践团深入了解了黄河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并采取措施进行了推广。
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黄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宣传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共同努力保护和恢复黄河生态系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
【“普法青年说”大学生
普法宣讲团】
交通安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为维护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构筑和谐社会,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普法青年说”大学生普法宣讲团成员前往焦作市公安交通管理支队进行调研,支队政宣科副科长余强悉心为成员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宣讲团成员借此机会加深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了解。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助力民众安全出行,大家要共同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医”心向阳,“心”行不止
实践团】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的意外和急病难以预测,大部分人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容易失去拯救生命的最好时机。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事关生命安全和健康。急救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亲朋好友的生命救助者,所以急救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变得尤为重要。“‘医’心向阳,心行不止”实践团队赴西南王村进行急救知识宣传,为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累土不辍,丘山崇成。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竭尽所能,倾情付出,希望本次急救知识的宣讲对村民们了解掌握急救方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木透匠心 , 画显中华 ,
豫见非遗 ” 暑假实践团 】
7月2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获嘉县小杨庄。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了解了木版年画这一传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知晓了木版年画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以及怎样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团队成员拍摄制作了一系列视频,向大家宣传非遗文化,并时时反馈活动进程。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本次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并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普及宣传这一意义非凡的事情中来。
今日视频号推荐
【往期回顾】
给河理加个星标吧!
统筹:茹 艳
监制:许文立
责编:鲁小茜 孟祥燕
助编:樊盈盈 李凤荣 张聪慧
资料来源:2023河南理工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投稿群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一卡通丨人才招聘丨转专业丨空闲教室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