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往期精彩
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绿色转型、加强气象服务等内容写进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入选国家基金委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作为工作在大气科学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深感激励。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关系国计民生,大气科学如何为社会发展赋能,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我们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科学研究水平,切实服务于国家双碳政策,从而真正发挥科研价值。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科技创新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专注于大气环境领域的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大气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为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同时也将积极参与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牢记嘱托,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立足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建设,积极投身“人工智能+”行动,助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性专门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高等教育的践行者,我们深感科教兴国战略对于国家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以此战略为指引,立足于电子信息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坚持高质量、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胸怀全局,以期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同时,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年的民生保障工作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社会保障专业学者,我们将牢记责任,创新社会保障治理方式,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人民福祉,振民心,暖人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年度工作的重心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结合自身特点,将年度发展战略融入思政课教学、专业和学科建设中,实现战略入脑入心入行,引导学生在科学把握年度发展战略中实现国家发展与自身发展的统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当前我国应对新时代新形势,形成新赛道新优势,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科教大省,有条件有必要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应进一步发挥江苏产业链完整和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努力推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相协调,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更好扛起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3级博士生 付文星
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体现了国家在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方面的决心和效果。作为大气环境研究方向的学生,我深受鼓舞。我所在的课题组也积极参与社会的大气污染防治和监控工作中,例如支持上海进博会和杭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以及参与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帮扶等活动等,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会继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改善空气质量和促进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专业
2022级硕士生 郑国华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政府工作报告以“沉甸甸”的数据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等系列成绩。作为一名新时代研究生学生干部,我深知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同时,作为一名理学硕士研究生,练就过硬本领,勇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是我的主旋律。未来,我以为祖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擘画出宏伟蓝图为理想,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
2020级本科生 陈博睿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部分地区遭受洪涝、台风、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这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日渐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将成为新常态。对气象工作者而言,运用专业知识对极端天气进行更准确的预报,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号,才能更好地为气象防灾减灾作出贡献。作为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学生,我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断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为国家气象行业精准服务贡献青年力量!
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2022级本科生 秦硕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关的市场化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名自然地理专业的学生,应当树立环保节能的思想,学好专业知识,积极付诸实践,为祖国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绿色低碳经济将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愈发优良,“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也必将实现。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专业
2021级本科生 邹杨和
我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这次两会的关注重点之一。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交叉融合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本次两会也有代表提出,要培养既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又能熟练应用AI新技术的人才,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将以国家战略导向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争做新技术人才。
管理工程学院
金融工程(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
2023级本科生 张蕴梵
作为一名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欣喜的发现,本次两会多次提及“五大金融体系”——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使我深刻感受到所学专业未来的广阔前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新能源”、“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无不体现“金融+科技”这个风向标,昭示着由金融向科技金融乃至金融科技发展,表明了国家增强经济活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更加增强了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投身金融事业报国的决心。
艺术学院 动画专业
2021级本科生 方若水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的行动,这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作为一名艺术学子,我们应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发挥专业优势,奉献青春力量,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建设,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同时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与同学们一起奉献青春力量,热忱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