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的二十大,聆听大会上的安徽师大人声音!

安徽师范大学

发布于:2022-10-21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发热烈反响,小编通过媒体报道,整理了部分安徽师范大学校友代表的“二十大声音”,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01
刘奇葆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校友,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

刘奇葆发言

完全赞成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总揽全局、催人奋进,把党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安排、奋斗目标与阶段要求、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治国理政与管党治党、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相贯通,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定力魄力和大国复兴的志气底气,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刘奇葆说,报告总结的“三件大事”震古烁今,“16个方面成就”辉煌厚重。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实践证明,“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认真学习报告,有5点认识和体会:高举旗帜不动摇,宣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咬定目标不放松,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改革开放不停步,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团结奋斗不松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艰苦奋斗、持续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昂扬精神状态走好新征程。自我革命不惜身,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清晰传递了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意志。

来源:新华日报



02
梁桂

范大学数学系校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校友,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江西行政学院院长

江西省代表团认真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梁桂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气势恢宏、视野宏阔、思想深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坚定了我们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将持续深入研读领悟,从报告中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廉洁底线,增强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拓奋进,以实干担当、实绩成效践行“作示范、勇争先”,彰显对党绝对忠诚。

来源:江西日报



 
03
许成仓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校友,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南市委书记

西藏代表团继续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

许成仓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举旗帜、把方向,突出理论创新,描绘宏伟蓝图,体现了奋勇搏击、担当使命的豪情壮志,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一定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山南实际,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南,以实际行动回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04
张岳峰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

成就彪炳史册 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代表讨论二十大报告综述

“新时代十年的生动实践表明,‘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我们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安徽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代表说。作为一座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长江边的马鞍山市,生态曾频亮红灯。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考察期间,对马鞍山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就没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张岳峰说,马鞍山痛下决心对滨江地区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逐渐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长江母亲河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张岳峰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

“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二十大报告,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代表把这一表述重点圈了出来。长江,我们的母亲河,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然而,历经长期过度开发,“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出长江十年禁渔的重大决策。长江干流马鞍山段的薛家洼,环境问题一度突出。张岳峰介绍,2019年5月初,马鞍山十年禁渔“首战”在此拉开,到5月底,薛家洼所有渔民全部上岸。随后,马鞍山市域内长江干流、支流退捕工作全面展开。按照上岸渔民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学上、心情舒畅“四有一畅”工作法,不到三个月,拆解各类渔船5147条,退捕渔民2984户、涉及渔业人口10757人。以薛家洼为突破口,马鞍山实施23公里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实现长江东岸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05
许继伟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滁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奋力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实现更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要求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东邻南京,西接合肥,素有“江淮保障”和“金陵锁钥”之称的滁州市在安徽开放布局上有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推进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外贸和“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面对新机遇,奋进新征程,滁州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开放促发展、增活力、拓空间,把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抢抓机遇、放大优势、深化合作,坚持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和主要抓手,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当好全省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和东大门,奋力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实现更大突破,努力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上走在前列、争创一流。

下一步,滁州将做好“六个坚持”:一是坚持把以我为主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前提,二是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三是坚持把扩大贸易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四是坚持把重大平台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载体,五是坚持把对外通达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六是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保障。

来源:国际商报


06
黄一兵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校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论断和战略部署,极大深化了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

来源:中国青年网




07
路丙辉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报告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既高瞻远瞩,又求真务实,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纲领和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党代表和思政课教师,我要立足本职,增强本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用实际行动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教育报( 2022年10月17日 05 版)

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整个报告当中是一个枢纽作用。因为我们从整个报告结构来看,这部分报告是为后面的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擘画蓝图的一个关键节点。报告说在今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一个提法。我们将要实现的这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是为人类文明提供一个新的选项,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所以这个是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我们可以非常自豪骄傲地告诉所有的学生,在我们未来的建设当中,我们将按照这个路走下去。真是长志气、长骨气、长底气的一个提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08
姚青林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此我深表赞同,更深有感受。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十年来,山西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机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资源保障保护能力,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8日 07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省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实施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省要认真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强化规划管控和节地评价,落实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善盘活存量用地激励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以“双碳”目标为牵引,聚焦省委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大省的重大要求,以“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在全力支持煤炭增产保供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做好风能、太阳能、抽水蓄能电站的土地要素保障,大力推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积极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
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牢记‘三个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山西贡献。

来源:山西日报


END

整理:党委宣传部

排版:胡家羽



往期推荐

@AHNUer,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账,收藏、学习!


二十大代表校友风采 | 黄晓武

二十大代表校友风采 | 许继伟


责编、校对:郭梦
编审:王少仁  投稿:303256293@qq.com


亲,给师大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