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常州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
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色
此时既是播种、中耕
或采茶、植树的时候
也是踏青赏春
亲近自然的好时节
阵阵和风吹绿原野
百花争先恐后挂上枝头
丝丝细雨浸润大地
绘成一幅诗意清新的水墨画
人们趁着大好春光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
放飞心情,尽兴方归
清明是澄澈和暖的节气
也是追思故人的节日
有“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的美好景致
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思伤情
我们尽享天地清明
也将故人长留心间
白桐花开清明风。奇妙的是,盛放的桐花在烂漫之中,却给人沉静、素雅的感觉。驻足在桐树下,人很容易为这美好的温柔与清朗感动。将“桐始华”作为清明初候,可见古人观察自然之细致。此时的天地,清澈明朗,新绿葱葱,娇蕊争芳,入眼皆是春和景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之谓,委实精辟!
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对田鼠的释义很是生动:“鼫(shí)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那鴽(rú)是什么呢?古书是这么说的:“鹑也,似鸽而小。”也就是一种鹌鹑类的小鸟。古人相信,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喜阴的田鼠因为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小小的鹑鸟则因为阴气已经潜藏,终于可以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活动,尽情地在花间鸣唱了。
风雨之后见彩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日照雨滴则虹生焉”,这是多美的景象!此时的天地万物,幸福地浸润在气温不断上升所带来的阳光、雨水和春风之中。最能代表春天的花朵,无不留恋这一年一度亮相的机会,尽情展现着靓丽的容颜,不肯离去。连师道尊严的孔子也不禁神往这样一种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晴风吹柳絮,故人在心间
乘明媚春光
携清风细雨
让我们心怀感恩
笃定前行
点击图片 往期回顾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中心
部分摘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公众号
编辑: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