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山东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或许相似的灵魂
在冥冥之中总有牵引
指引彼此路过人海相遇
邂逅于班级团建
结缘自卓越工程师班面试
张鹏被魏行行的热情所吸引
而魏行行也逐渐意识到
那个每天清晨抢占教室前排的男孩
与自己不谋而合的进取心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
或许是因为对卓越的共同追求
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双创基地
“认真学习的男人最帅了”
“人小小的一只
但学生工作和学业兼顾得倍儿棒”
在耐心的答疑解惑间
在图书馆翻飞的书页声里
在小组任务被他“带飞”的过程中
在活动瞥到她的背影时
默契与亲近与日俱增
尔尔辞晚,朝朝辞幕
志同道合使然的彼此陪伴
令好感发酵
“学习伙伴”“打铁队友”
“生活搭子”“灵魂知音”
那个他/她越来越不可替代
最终
他们赋予了对方
新的称号——“恋人”
学业上
张鹏追求精益求精
每天大部分时间
都奔忙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
即使假期在家
也不忘自主学习单片机等技能
他认为
荒废的每一秒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谈及学习方法
张鹏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他认为
课堂是学习的核心阵地
图书馆则是夯实专业知识的关键支柱
听课时记录下重点笔记
以便加深理解,复习常看常新
课余时间定期到图书馆补充知识
扩充专业领域的储备与认知面
以新视角解决难题
张鹏的勤勉与聪慧
是他取得累累硕果的依仗
三学年平均学业绩点4.31
推免绩点103.13
(含竞赛加分10分)
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数项
参与发表论文两篇
在审专利两项
连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校级三好学生、多项特长奖学金等荣誉
最终保研至清华大学
属于他的人生学途
或许才刚刚开始
生活中
魏行行追求独立
当选为山东大学2023年度的自强之星
自大二起
魏行行就不需要依靠父母
获得经济收入
学业、科创、学生工作
并没有令她陷入连轴转的困顿
反而练就了独当一面的本领
“应该有所侧重”
所以尽管每天早出晚归
她依然能收获学业与科创的佳绩
本科期间
她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
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获国家级奖项2项
省级2项
校级10余项
在审专利1项
她认为自强就是
敢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面对课程压力和科研难题时
也会偶感疲惫
但魏行行从未就此气馁
“自己再想想
这段时间也收获了很多东西
这样就会突然满血复活
更加有动力”
在学生工作中
出色的领导能力
也为她争取到许多荣誉
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社团活动先进个人等
如今,魏行行已保研至山东大学
将在这遍布其奋斗热情的校园
续写人生新阶段的自强篇章
作为学霸
张鹏能够帮助魏行行
总结关键知识点
助力她快速掌握知识
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完成科研和学生工作
作为学生骨干
魏行行带动张鹏
找寻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他逐渐成为年级里的“优秀小老师”
学生工作中的优异骨干
去年
两人共同参与的科创项目
斩获“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
今年
两人共同参与建设的
20级机械卓越工程师班
又被评为山东大学“十佳班级体”
并获省先进班集体推荐资格
在前行的道路上
他们优势互补、并肩作战
以己之“卓越”带动他人之“卓越”
作为学术路上的同行者
张鹏与魏行行携手保研
展望着新的学术征程
张鹏踏上前往清华大学的征途
聚焦机械工程领域
立志创新突破,继续耕耘
魏行行则坚守山大
深入挖掘复合连续体机器人的潜力
两人各在其领域
共同绘制科研蓝图
在奔赴崭新未来的同时
异地也意味着见面次数的减少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爱能克服远距离
我会走向前途,也会走向你”
无论前路如何
他们都将携手共进
无畏跨越困难
携爱情狂奔于尽头为卓越的康庄大道
未来
这对“神仙眷侣”
将继续从山大出发
以自强的信念、卓越的追求
践行青年学子的时代使命
彰显山大人的家国情怀
并肩而立,携手同行
勇攀学术高峰
演绎热血激昂的青春!
推荐阅读
素材来源 |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文 | 邓洁 杜晶晶
编辑 | 顾希源
责任编辑 | 蒲帅 孙铭浩
审核 | 林竹 冯刚 苗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