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写的信,穿越20个“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前夕
一位警察母亲提笔给
远在千里之外
就读警校的女儿写了封信
道出了20年来
不曾说出口的感谢
字里行间令人动容
“宝贝,谢谢你给妈妈带来的快乐
谢谢你对妈妈的体谅
谢谢你支持妈妈的梦想”
这一声声谢谢背后
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写信的是珠海边检总站
青茂边检站副站长蔡奕平
她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也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曾在2002年创造了
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系统
单警年度验放旅客量
全国第一的纪录
至今无人能破
蔡奕平的丈夫同为移民管理警察
两人常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休息时间经常交错
所以
“一家人要齐齐整整”
便成了女儿紫熠的最大心愿
绘画、古筝、练毛笔字、学英语
这些爱好陪伴着她成长
填补了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时光
懂事的小紫熠带给蔡奕平
无尽的快乐和欣慰
她会自告奋勇当起义务快递员
协助妈妈去邮局将遗失的证件寄给旅客
当蔡奕平需要在除夕夜值班时
紫熠又会主动要求
到口岸等候妈妈一起守岁
在紫熠心中
爸爸妈妈不仅仅属于自己
一路走来,她深知
每天数十万的出入境旅客需要爸爸妈妈
口岸的安全稳定需要有人守护
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孩子
她必须懂得
理解和体谅
2021年7月
国家移民管理局号召党员干部
赴艰苦边远地区挂职锻炼
年近50岁的蔡奕平心动了
去边疆支援是她多年的理想
她想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奉献自己
回报组织和大家的信任
犹豫许久
她终于向
正在读高二的女儿开了口
没想到
紫熠不仅平静地答应了
还安慰妈妈说不用担心
两个人要一起
朝着各自的目标奋斗
带着对家的眷恋
和对女儿的牵挂
蔡奕平登上了
前往新疆的飞机
途中
她意外地在包里翻出一封信
信的第一句话
便让她泪流满面
“亲爱的妈妈
你当像鸟儿飞向远方”
巍巍雪山 镌刻初心使命
茫茫戈壁 见证忠诚担当
在位于北疆之北的塔克什肯边检站
蔡奕平和战友们一起
斗严寒、战酷暑
与蚊虫、寂寞为伴
坚守在偏远的边境一线
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她与哈萨克族同胞
木拉提·别克阿汗一家结对认亲
积极履行“常态联络、宣传引导、纾困解难
普法释法、助民增收、统筹联动”等职责
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移民管理警察的大爱和担当
蔡奕平与木拉提·别克阿汗夫妻合影
蔡奕平走访当地牧民
身在新疆
蔡奕平惦记着女儿
也记挂着女儿所在高中
新疆班的同学们
临近中秋
她特意定制了
牛肉月饼和馕寄到珠海
希望美味的新疆特产
能缓解孩子们的思乡之情
新疆班的同学们
在千里之外的珠海
尝到家乡的味道
别提多开心
妈妈的一言一行
潜移默化感染着紫熠
她主动申请
搬进了新疆班同学的宿舍
与她们同学习同生活
尽其所能帮助新疆的同学
熟悉珠海
融入珠海
她发信息给蔡奕平
“妈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妈妈,每天和新疆同学在一起
感觉离你又近了一点
你能感受得到吗?”
丁紫熠在日记中写下对妈妈的敬佩和依恋
蔡奕平在新疆工作时的朋友圈截图
也许是父母日常点滴中传递出的
那份守护国门、服务群众的
荣耀感和自豪感
也许是出入境旅客
寄给父母的感谢信中
洋溢的赞许和感激
也许是年近50岁的母亲毅然
远赴5000公里外的新疆
为祖国和人民
奉献自我的挺膺担当
这一切如春雨一般
长久滋润着紫熠的心田
她渐渐希望
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
做一名人民警察
去维护国家安全
保护人民群众
以家国情怀
护山河无恙
她悄悄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写进了日记
带着对妈妈的思念和崇敬
度过了艰辛的高三岁月
丁紫熠的高三日记
如今
蔡奕平已结束挂职锻炼
回到珠海边检总站
而丁紫熠已如愿以偿
成功考入
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目前就读于移民管理专业
丁紫熠如愿以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谢谢你让我见证生命的奇迹
谢谢你让我的生命变得完整
更谢谢你让我们彼此努力
成为更好的自己”
蔡奕平在写给女儿的信中
感激母女的互相成就
双向奔赴的爱
便是母女俩携手前行的无穷动力
左为丁紫熠,右为蔡奕平。
祝愿紫熠
希望你像母亲在信中写下的期许那样
在公安大学收获友谊、知识和成长
毕业后做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
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国家移民管理局举办“弘扬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主题实践系列云宣讲第二场活动——“‘移’路‘童’行向远方”主题宣讲。来自全国各地移民管理机构的民警或民警子女代表、辖区儿童代表,生动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暖心故事,展现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家庭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他们对移民管理事业的忠诚与坚守,对家庭的责任与奉献,探寻他们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