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来上一堂人生必修课:防艾教育,从这8个问题开始

腾讯公益

发布于:2021-06-11

高考结束后,小乐感染了HIV。

自从外出游玩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小乐不久便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HIV确诊为阳性。(本案例由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提供)

小乐的经历不是个例。据中国疾控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5到24岁的青年学生近期每年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约有3000例。 

高考过后,很多学生即将步入新的人生阶段。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保护自己,学会防艾的人生必修课,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的400多名志愿者在全国近百所大学收集了一系列防艾典型问题,并邀请专家合作予以解答。

你对艾滋病的了解有多少呢?快来测测看吧~


2021年艾滋病认知段位测试


第一题

以下哪种人一定是艾滋病患者?

A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年轻人

B

进行了高危性行为的同性恋者

C

感染HIV并出现机会性感染的大学生

D

以上三者都是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感染了HIV(艾滋病病毒)的人,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病毒2-10年甚至更久后,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出现机会性感染,才会发展为艾滋病。




第二题

以下哪种行为容易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A

去艾滋病人上过的公共厕所方便

B

被盯过艾滋病人的蚊子叮咬

C

爱上一个艾滋病人并亲吻TA的额头

D

与艾滋病人共用同一个针头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共用针头会有直接的血液接触,可能引起感染。蚊子叮咬不会传播HIV,艾滋病病毒无法在蚊子体内存活。

使用公厕,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亲吻等都不会被传染HIV。我们完全可以和艾滋病人一起工作、生活。




第三题

以下哪种行为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A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头

B

不和HIV感染者交朋友

C

不与HIV感染者共用毛巾

D

去烧香拜佛,定期祷告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切断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是目前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方式。

所以,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头是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措施。

与HIV感染者交朋友、共用毛巾不会被传染HIV,对于HIV感染者来说,比疾病更难消除的是误解和歧视。




第四题

一次疏忽导致高危暴露发生,就一定会得艾滋病吗?

A

那肯定是实锤了

B

不一定吧

C

就一次,没那么容易

D

不知道,我先问问我妈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高危暴露发生,不一定会得艾滋病。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从“经过黏膜、创伤等处进入人体血液”,到“构成HIV感染”,需要经过七个进程,中止这七个进程中的某一步,就能防止构成HIV感染。




第五题

高危暴露已经发生,我能怎么办?

A

赶紧去洗澡,说不定能洗掉病毒

B

先睡一觉,睡醒就什么都忘了

C

吃“后悔药”,24小时内服用阻断药

D

万念俱灰,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高危暴露发生后,最好24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药物,越早使用阻断效果越好。首次服药时间距离暴露的时间隔越长,阻断的成功率越低,超过72小时则不建议使用。

如果要紧急用药,请咨询当地疾控询问阻断药供给机构联系方式。




第六题

一旦感染了HIV,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吗?

A

是的,只能等死了

B

不一定,不是可以治疗吗?

C

不可能,听说已经有治愈艾滋病的药了

D

不知道,太可怕了别问我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在现阶段,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彻底消灭HIV病毒,治愈艾滋病。

但艾滋病若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可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发展的速度变慢,延缓发病时间,使HIV感染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




第七题

以下哪些症状出现,可以判断自己感染了HIV?

A

一年感冒超过5次

B

经常低烧、头疼

C

全身发冷,肌肉酸痛

D

以上症状都无法判断是否感染了HIV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单凭症状,无法判断是否感染HIV。感染HIV后若不治疗,病毒可潜伏体内长达数年,感染者也没有特异症状。但艾滋病毒在体内疯狂复制,逐渐摧毁免疫系统。

主动检测是排忧解惑的最好方式。通过口腔黏膜渗出液、尿检、血液等快检试纸,可初步判断是否感染HIV,如需确诊还要进一步确证检测。




第八题

感染了HIV,就注定做一辈子单身狗吗?

A

是的,什么也别想了

B

我也是单身,做单身狗不挺好吗?

C

不是,有些感染HIV的孕妈能生健康孩子

D

单身狗是什么?


(点击下方红丝带偷看答案)

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感染HIV的孕妇规范治疗可帮助胎儿抵御HIV,有效降低病毒的传递,生下健康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HIV感染者用母乳喂养可能会将HIV传染给孩子。其皮肤伤口的血液和渗出液体应避免与家人皮肤伤口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避免接触伤口等)。




以上题目你都答对了吗?

如果你能答对大部分,说明你对艾滋病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如今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能回归社会,和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对于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问题,除了增加学生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完善性教育也是校园防艾的重要途径之一。6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龄性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保护自己。

为此,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一直在努力。

多年来,青爱工程在全国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援建“青爱小屋”,对学校师生、家长开展防艾、性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并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困难学生予以救助。

截至2021年5月,青爱工程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6个地区的大中小学幼儿园援建青爱小屋1159所,为学生们开展了适合其年龄的爱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健康中成长。

如果你愿意为青少年校园防艾教育出一份力,点击下方按钮即可支持“爱的教育校园行”项目,为青春建立爱的防火墙。

点击我要捐款,为青少年校园防艾教育出一份力

面对艾滋病,我们要做的是保护自己,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吧。

守护他人,就是守护我们自己。


本文为 腾讯公益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