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立秋将至,小心这四大常见病“乘虚而入”!

中国人寿保险

发布于:2022-08-05

健康生活小课堂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凉爽的微风已向夏日挥手告别

转眼又是一年立秋 

很多人说,“立秋是夏日的终曲”

但也有人言,“立秋是秋季病的序章”

尤其因为习俗、气候等原因

立秋之后,以下四类问题最为常见



做好预防

健康生活




四大常见“秋季病”


01

贴秋膘引发肠胃病


人在夏天时,胃口相对较低,饮食较为清淡,多数人会在天气渐凉时,胃口也逐渐变好,就通过饮食来弥补在夏季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贴秋膘”。“贴秋膘”即多吃肉,如鸡鸭鱼肉。可是在食欲突然增加的时候,若没有节制,肠胃往往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再加上温差变大,肠胃的自身抵抗力也会有所下降,盲目贴秋膘很可能会导致胃痉挛、急性肠胃炎等肠胃疾病。

该如何正确“贴秋膘”?

点此解密

保证营养均衡,少吃重油重盐食物。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全谷物,如鸡蛋、糯米,有助肠胃吸收,补中益气、暖脾胃。也可适当吃葡萄,富含的果酸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



02

秋老虎带来“热伤风”


虽然已经立秋,但三伏出伏以后仍会出现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秋老虎”,同时,“秋老虎”也代表着这段时间会出现中午炎热,早晚凉爽的气候情况。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人体在经历过高温之后突然面对早晚的高温差,很容易出现身体的调节机制无法正常运作,体内的汗液和热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出现热伤风的情况。

什么是“热伤风”?

点此查看

“热伤风”症状

热伤风是一种风热感冒,

患病后,多表现为咳嗽咽痛、

鼻塞吐痰、面热等。

该如何预防“热伤风”?

点此解密

①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受热;

②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③ 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奶、蛋、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蔬菜及瓜果等,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

④ 做到夜间不露宿屋外,不过度吹风扇,不在有“穿堂风”的阴凉处(如屋檐下、墙根处)休息,以免受凉;

⑤ 天热出汗时,不宜用凉水冲头,阴雨天也要注意防雨淋,如果出汗多或衣服被淋湿,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03

贪凉还有引发 痛风 的风险


正所谓“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早晚高温差的天气除了热伤风之外,在立秋之后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或吹风扇还会让痛风人群更容易有痛风复发的风险。这里的原因在于:平时吹空调或吹风扇会导致人的身体处于降温或低温状态,再加上早晚温度低导致的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变慢,血流速度也会相对变缓,这个时候,尿酸盐容易沉积,如果一不小心沉积在了身体某个关节部位,就很容易引发痛风!即使没有出现过痛风的人,也有突然痛风的风险!

预防痛风,到底该怎么做?

点此解密

①  多喝水,既能帮助新陈代谢,也能增加排尿降低尿酸

②  保护关节:重点保护手指脚趾、手肘、膝盖等关节部位,尽量减少对关节高频运动,以及尽量避免频繁上下楼梯等。





04

“西风落叶”导致过敏


有一个成语叫做“落叶知秋”,代表着随着秋天的来临,叶子、杂草和花朵等都会开始凋零,再加上秋季天气干燥,很容易有粉尘、尘螨等易过敏物,对于过敏人群来说极不友好。

如何预防“秋季过敏”?

点此解密

① 减少外出、开窗,避免直接接触过敏原,如花、草、树木

② 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多喝水补充水分;

③ 平时多穿宽松的棉质衣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时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及沐浴露。





其他预防“秋季病”的办法


01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时,晚上10点左右入睡,6点起床。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各脏器的正常生理活动,使人精神更饱满。

02

坚持运动养生

健走、慢跑、爬山,能够增强血液循环功能,加强心肺功能 。尽量选择早上9点以后的时间段运动,因为此时气温回升变暖,也可以选择下午4点左右,此时,户外的树木经过光合作用后,空气中的含氧量高适合运动。当然,还要注意衣物的增减。



国寿牛温馨提示

虽然马上就要立秋了

但高温还未走远

对于健康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让我们行动起来

积极预防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 享多种便捷服务,多种投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