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冲进台风眼!这位00后追风少年真酷🤙

央视新闻

发布于:2022-07-08

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越是风大雨急,他越要往“风暴中心”冲

乳状云、陆架云、超级单体雷暴……

这些万千气象

被他用镜头记录下来
他是苏镝坷,一名00后“追风少年”

↓来看一组风暴大片🌩️🌪️🌧️⛅↓

曾5次进入台风“暹芭”中心

三年追逐超过100个风暴

7月2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

在广东茂名登陆

正值暑期,活在浙江杭州

00后大三学生苏镝坷

和上海的伙伴王路澄

看到气象预警后

携带气象传感器和摄影机等器材

驾驶车辆5次进入台风中心

通过来回穿越

获得了气压、风速、湿度等数据

 并拍摄到台风眼内高清影像素材

△视频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在进入追风圈之前
苏镝坷就已经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从小,酷爱摄影的他
就喜欢在自家屋顶拍天气
2014年,还在上初中的苏镝坷
在一次摄影大赛上
看到关于台风“海燕”的图片
深深地震撼
从那时起,他开始对气象产生了兴趣
时常泡在“台风论坛”里
学习收集更多的气象知识

△苏镝坷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沿海登陆

当时,苏镝坷刚刚高中毕业

父亲开车带他在海边转了一圈

虽然只拍到了一些狂风暴雨的画面

但他验证了在台风中拍摄的可行性

△2019年,台风“利奇马”接近上海时,苏镝坷拍摄的画面。

后来,苏镝坷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

利用课外时间拍摄极端天气

也就成为他学业的一部分

“我更想用专业影像记录下天气变化”

自追击“利奇马”开始

苏镝坷追逐超过100个恶劣天气事件

走过了十几个省份

拍摄了大大小小上百场强对流天气

△今年6月,内蒙古一场风暴过后,双彩虹横架在空中。

每次追风时,苏镝坷和小伙伴

都会尽可能地走近“风暴中心”
用镜头感知每一次天气
他的镜头里,常是暴雨倾盆乌云密布
狂风裹挟着行道树
风声擦过麦克风
“要想研究灾害天气
必须真实掌握现场的情况”

△2021年,台风“烟花”登陆时,苏镝坷拍摄到的画面。

享受风暴带来的冲击

也喜欢风暴过后的宁静

追踪台风等强对流天气是有风险的
不仅会伴随强风、暴雨、闪电等现象
而且因为路径很难准确预测
经常要随机调整追踪路线
有时即便准备充分
追风也有很大风险

因此,每一场追风

都要结合大量专业知识

全面评估风险后才能制定追击策略
苏镝坷在东北记录到的超级单体墙云。
一次在河北的追风过程中
苏镝坷的车陷进了泥土路里无法动弹
风暴过后,大雨渐停
一行人才敢下车
而眼前是一片狼藉
“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具有危险性
普通人不能盲目追风”
在苏镝坷看来
每个风暴都有自己的个性
一次追风就如同和一个生命体“打交道”
获得了与风暴同频共振的机会
“它裹挟的风雨是温暖的,有热带海洋气息
它在云图上初生、发展、增强
巅峰、减弱、消亡
和人类的生命规律一致
值得记录和敬畏

△2021年,苏镝坷拍摄的江苏苏州超级风暴单体。
苏镝坷说他享受风暴带来的冲击
也喜欢风暴过后的宁静
真正处在风暴中的时间是短暂的
“经历了风暴后
会觉得彩虹就是一种大自然的馈赠”

拟筹备记录风暴的电影

毕业后努力进行气象科普

这些年,苏镝坷看到过许多
国外优秀的风暴影视题材作品
他认为应该有属于中国的这类作品
如今,他开始整理这几年追风的所思所得
筹备一部系统记录风暴的电影

△在内蒙古追风时,苏镝坷和伙伴的追风观测车与闪电的合影。

如今,对苏镝坷来说
“追风”不仅仅是一个气象爱好者的兴趣
他希望记录第一手天气数据
拍摄影像资料
为气象研究、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希望可以通过我的镜头
帮助大众树立对灾害天气正确认知
不轻视也不恐慌,积极做好万全准备
是公众应有的观念”
毕业后,苏镝坷希望从事
与自然拍摄有关的工作
尽力追风,努力进行气象科普
“用自己的方式,为防灾出一份力
不少气象爱好者为他的追风视频点赞
“了不起的少年!”

“这是青春的模样”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更多新闻


制片人/马文佳  主编/米莎
总台记者&编辑/于子敬
校对/高少卓
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央视新闻

 为苏镝坷点赞👍↓↓↓ 

本文为 央视新闻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