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他们仨一起上北大!
易晖翔、宋婕、徐世安(从左到右)在北大百周年纪念堂前
小学时期,易晖翔与徐世安两人颇具学习天赋,又勤恳认真,在很长时间里占据着班级成绩的前列名次,在学习生活的持续相处磨合中,二人逐渐成为了相互促进的伙伴。
易晖翔(左一)与徐世安(右二)在课堂上
成绩是对努力的映射,但若想做到尽善尽美,还需要耐心、细心与恒心的雕琢。随着沟通交往的增多,易、徐二人不断发现宋婕身上的闪光之处:细致认真程度、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而宋婕也被易晖翔的谦逊、徐世安的活泼深深吸引。三人彼此互补,交流共进,由此开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成长同行。
易晖翔(左)与宋婕(右)的合影
时序更迭,不言不语。升入初中后,宋婕、易晖翔与徐世安同校不同班,但三人的缘分并未止于客观条件的阻滞。
三人前往社区开展志愿工作(左二为易晖翔;左三为徐世安;左四为宋婕)
即使学校课堂上各在不同班级,但在课外的物理培训班上,三人仍旧是课友。培训课上,徐世安依然活跃地与老师、同学互动,热情分享着自己的解题思路与问题困惑;宋婕稳扎稳打,仔细查缺补漏;易晖翔则耐心地向他人提供指导,碰撞思维的火花。
高考结束后,三人与同学去看望小学老师
(后左一为易晖翔;后左三为徐世安;前右一为宋婕)
年龄推着三人不断向前成长,但也始终保留着他们年少时的真挚与纯粹,无数次回望,记忆里的温暖与真诚,同一条无尽的纽带,联结着他们绵延迈进的生命旅途。
午后,阳光穿透树叶缝隙,洒下斑驳光影。上课时,三人全神贯注,认真写着笔记。课后,他们又时常围坐一起,热烈讨论、智慧交锋。月升枝头,透过窗棂洒在堆满试卷与书本的课桌上。笔尖在三人各自的作业上不停跳跃,记录下每一次灵感的火花。
易晖翔(左)与徐世安(右)成人礼合影
宋婕(中)与徐世安(右)成人礼合影
课余空闲时间里,三人会不时邀约对方加入自己的爱好。谈论数独瓶颈、展示书法作品、交流观影感受,细碎的快乐为枯燥的备考增添青春的斑斓,成为乏味、机械生活里与疲惫对抗的“解药”。
徐世安(后右一)、宋婕(后右二)、易晖翔(后左一)与同学去看望老师
同甘也共苦,早起晚睡的分秒,编织着梦想的经纬,托起百日誓言的铿锵。在那些被汗水与梦想浸透的日夜里,宋婕、易晖翔与徐世安肩并肩,共同走过一段拼搏芳华。最终,他们兑现顶峰相见的诺言。
徐世安、易晖翔与家人在北大校门口的合影
和多数初到大学的新生相似,易晖翔在寻找宿舍时,陷入了迷路的窘境。来回踱步路上,他试图向一位学长讲述自己的困难,请求学长帮忙,没想到学长不仅热心地回答他的困惑,还亲自将他带到了宿舍门口。来自陌生人的帮助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这座百年学府的生动与鲜活。
易晖翔与博雅塔的合影
燕园的新生活给了他们许多初体验——学一、家园、学五、勺园,美食琳琅,让人陷入“选择障碍”。选课、专业分流、双学位学业问题一开始也让作为新生的三人应接不暇,好在学院组织了许多讲座,老师与同院学长学姐们也提供了耐心的指导帮助。三位新燕逐渐适应了崭新的环境。上周末,宋婕还参加了学校的新生第一跑,解锁了和奥运冠军马龙、陈梦、潘展乐、冯雨一起肆意奔跑的体验。
宋婕(右)和同学一起参加新生第一跑
初入燕园,我便被这里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作为一名医学生,悬壶济世的理想在校园浓厚人文关怀的滋养中愈加坚定,让我坚定地走向未来的求学之路。
——基础医学院2024级本科生彭进超
从报到、军训到燕园的新生活,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学术氛围,让我能够更为坚定地走好未来求学科研之路。
——工学院2024级本科生上官龙雨
穿梭在宿舍、食堂、教学楼间,我一遍遍畅想即将展开的美好大学生活,我相信在这里我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青春。
——工学院2024级本科生邹泽宇
日暮熔金,浸染绚烂;未名碧玺,好友相伴。青春时代的浪漫与幸福,被珍藏进一张流淌着笑意的合照。
左起依次为彭进超、易晖翔、徐世安、上官龙雨、邹泽宇、宋婕
往日已成旧梦,今朝又展新颜
从柳叶湖畔到未名湖畔
从太阳山下到博雅塔下
年纪与学识随着岁月流淌变化
但同窗的真情历久弥新
浸染四季的灵气,诉说恒定的感动
未来不同领域的辉煌
他们将以友谊为笔
继续写下青年意气的无限可能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招生办
文字|张祺祺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郭雅颂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