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中山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最美医生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昨日,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联合发布了2022年“最美医生”名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管向东
成功入选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顺礼节,
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
这是管向东的座右铭
他三十余年如一日
积极推动我国重症医学专业发展
管向东教授在临床指导重症医务人员
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
管向东两年半内14次受命出征
前往湖北、黑龙江、新疆、辽宁、云南等地
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累计抗疫300多天
今年8月初他驰援海南
至今仍在三亚奋战
管向东教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指导重型、危重型患者生命救治工作
“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管向东
用行动表明了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决心!
人民名医
——医者榜样,人民至上
日前,人民日报与健康时报主办的
第五届人民名医盛典在京召开
来自全国117个学科的296名优秀医生代表
入选第五届人民名医系列榜单
人民名医盛典
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
旨在通过活动载体
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
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
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
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今年中山大学共有11人入选“人民名医”
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人民名医·特别致敬”
“人民名医·卓越建树”
“人民名医·优秀风范”
广东医师奖
——敬佑生命,医师楷模
1
曹铭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麻醉中心主任
麻醉科主任
深汕院区副院长
他长期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工作
擅长各种疑难危重病例的
围术期麻醉管理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他致力于促进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
ERAS理念的临床应用实践
曾参与2017版《腹腔镜肝脏切除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
及2018版《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的编写
2
崇雨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
他从事传染病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36年
在“非典”、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期间
均奋战在医疗救治最前线
他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实现150例广州本土阳性病例“清零”
曾担任内地援港医疗队总领队
与香港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两个月
救治患者超过1200人
又于今年8月再任总领队出征海南
他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好医生”“广东好医生”!
3
黄文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治盲办公室副主任
他是百姓期盼的“光明使者”
防盲足迹遍及祖国和世界偏远穷苦地区
带领医疗队连续十年十一次
赴青海玉树开展“光明行”
为2万多罹患眼病的患者送去光明和希望
曾出版县级医院眼科医生
标准培训教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大力推广眼科适宜技术
建立适宜县域地区的糖网防治模式等
致力推动我国基层眼病防治能力建设
他心系百姓疾苦
帮助白内障患者复明是他的职责
也是他一生的事业
4
蒋龙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主任
胸痛中心行政总监
卒中中心副主任
他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
擅长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尤其是高血压病、慢性咳嗽等
擅长急危重症的诊治
尤其是心脏骤停、脓毒症
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症等
主编《临床急危重症治疗学》等6部专著
副主编《急诊内科学》等8部专著
5
匡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
他针对肝癌消融后高复发的临床难题
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将小肝癌消融局部复发率降至4-5%
并扩大了消融适应征
他带领团队揭示了
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协同机制
肝癌根治性治疗后复发转移的分子新机制
大幅降低肝癌复发率
他在肝癌精准防控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
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曾获2021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和第十六届丁颖科技奖
6
林焕彩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副院长
他分管中大附属口腔医院医疗工作9年
协助医院于2018年成为
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2020年成为广东省首家
具有GCP机构资质的口腔专科医院
他承担本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任务
连续9年零差错
作为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技术组成员
广州市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技术组顾问等
他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疾病预防工作
促进群众口腔健康
7
林正梅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副院长
她三十多年来在牙体牙髓病学领域
坚守临床一线
同时扎根口腔医学教学事业
以实际行动完美诠释
“医师-教师”双师使命担当
她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坚定的专业追求
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口腔同仁的认可以及社会各界的赞誉
获评白求恩式好医生、羊城好医生、南粤巾帼好医生等美誉
8
刘继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教授
她主编和执笔多部
妇科肿瘤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打造妇科肿瘤手术的“岭南标准”
她领衔创立分子检测基础上的
妇科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TB)
发起制度化的中国妇科肿瘤
MTB诊疗在线示范活动
她引领了国内妇科肿瘤临床研究的发展
曾获“国之名医”“中国健康科普优秀医生”
“金柳叶刀奖”“岭南名医”等荣誉
9
彭俊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他是“中大名医”
师从著名胃肠专家王吉甫教授
开创广东省外科营养研究的先河
他作为主要骨干创办了中大附属第六医院
创建了胃肿瘤联合门诊
他是国内胃肠外科领域难得的
临床、营养“双栖”专家
潜心教研工作三十余载
曾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共同完成
亚洲首例、国际领先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
围手术期多模式医护康养综合处理
助力九旬老人冲破手术“禁区”
生命当敬畏,医者应荣耀
10
王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创伤骨科主任
他连续6年获评“岭南名医”
还曾获得“羊城好医生”称号
他每年定期积极参与
下乡、下社区义诊活动
积极帮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东医院、肇庆医院、岭南医院3个分院
为分院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尽职尽责,救死扶伤
他时刻将群众放在心上
11
吴小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初心如和田玉珍贵无暇
信念似胡杨树坚韧不拔
他作为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
殚精竭虑拔高受援地医疗卫生事业水平
求是创新助力当地综合实力高质量提升
他用坚毅和执着回应着巍巍昆仑
用责任和大爱书写着使命担当
不遗余力帮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教研管全方位发展
促进喀什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续写粤喀万里深情!
12
肖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主任
他从医三十八载
带领科室从“零”开始奋战十余年
专注危重新生儿救治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治
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甚至在死神手中救下“900g患儿”
多次前往隔离点指导抗疫工作
作为高年资正高专家
主动参加本院发热门诊闭环管理
疫情大考前
交上“先进抗疫集体”的中六答卷
扶贫活动,义诊活动
援疆、援藏以及对口帮扶工作中
都能见到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13
严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
她对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
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
她建立系统的血管病变评估和治疗体系
足溃疡规范治疗体系
提出“预防为主、分层综合管理、全程跟踪”
糖尿病足防治理念
组建多学科临床防治和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经多学科团队合作
将糖尿病足大截肢率降至5%以下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4
姚书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
他数十年专注于妇科内镜手术
对妇科良、恶性肿瘤
特别是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腹腔镜治疗有丰富经验和独到技术
为千万女性解除了痛苦
他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
治疗宫颈机能不全
为无数家庭带来幸福
十年初心不忘
他坚持举办中欧妇科内镜高峰论坛
以“百万”级别的关注量传播知识
引领发展,切磋技艺,汇聚前沿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
中山大学将继续坚持面向人民健康
大力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科人才
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再次祝贺以上获奖者
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
感谢你们的付出与奉献
衷心祝愿你们医师节快乐!
---iSYSU---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附属第一医院 孙逸仙纪念医院
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眼科中心 肿瘤防治中心 附属口腔医院 附属第六医院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广东省医师协会
整理:邱清萌
排版:邱清萌
初审:邱清萌
审核:杨小柳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本文为 中山大学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