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武汉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为进一步巩固武大与乐山的友谊
强化武大西迁乐山历史记忆
加强武大与乐山的交流合作
乐山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决定
面向武汉大学师生
在全市国有收费A级景区
提供优惠政策
▲刘一朵凭借学生证获得武汉大学专享票
2023年11月29日-2024年11月29日
武汉大学在编在岗教职工、在籍学生
以及持有含个人信息的有效武汉大学证件
的离退休教职工
均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武汉大学相关证件
在乐山市国有收费A级旅游景区
享受免门票政策
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
黑竹沟风景区、郭沫若故居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沐川竹海
均对武大师生免费开放
乐山景区为何对武大学子“青睐有加”?
武汉大学与乐山的缘分
追溯到抗战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日寇大肆破坏国内文教机关
企图摧毁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
在此家国危亡之际
为了保存文化的火种
时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精准判断时局
统筹规划做好迁校准备
▲时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1938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决定西迁乐山
千余教授、青年学子
背负沉重的书籍仪器
穿越崇山峻岭,溯江西迁
而乐山也以开敞的胸怀
拥抱了这所“流亡”中的大学
武汉大学与乐山之间的缘分就此展开
▲武大学生西迁途中
时任乐山地方专员唐步瀛表示
“武大要哪里就给哪里”
这座西南小城倾全城之力
帮助武大师生西迁
乐山文庙用以重建武汉大学校本部及文法学院
李公祠、三育学校分别设为理、工学院
龙兴丝厂、范氏打米厂等建筑改建为学生宿舍
市民百姓清理屋舍给予教员居住
彼时 乐山宗祠庙堂成为大学校舍
河岸山野皆是学子读书之所
▲1938年西迁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大门
(点击图片阅读: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1938年到1946年
是苦难当头的八年
更是弦歌不辍的八年
战火的肆虐,物质生活的艰困
并未让武大师生放弃对学术的追求
广大教师直面艰窘,辛勤工作
莘莘学子刻苦攻读,迎难而上
仅乐山期间
武汉大学走出21位两院院士
在世界顶级期刊《自然》《科学》杂志
发表学术论文4篇
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学界精英和国家栋梁
▲1942年成立的女舍读书会成员合影
在致力学术研究的同时
武大师生利用专业知识与先进技术
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
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进步的星火
普及民众教育,促进公众素质进步
举办丰富活动,传播现代生活方式
参与清点故宫南迁文物,设计改建文物库房
支援修筑乐西公路
在大轰炸后建设私立乐嘉中学
武大师生用自己的方式
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乐山的山水间
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以及对国家深沉的爱恋
▲经济系1944年毕业生在乐山纪念合影
八载坚守 八载辉煌
这座山水相依、人文荟萃的古城
在危难时刻向武大敞开怀抱
见证了战火纷飞中
武大师生的顽强与坚韧
武大与乐山
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携手在抗战西南后方
铸造起一座巍峨的学术堡垒
在战火国难中
迸发出炽盛的文化风尚与蓬勃生机
在武大避战西迁乐山之时
龙神祠成为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
见证了武大师生在战乱年代的坚韧不屈
蕴含着青年理想、青年文化的场所精神价值
▲曾作为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的龙神祠
(点击图片阅读:武大师生与龙神祠的故事)
乐山文庙
依山就势,庄严雄伟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重建为武汉大学校本部及文法学院
赋予乐山文庙独特的文化价值
蕴涵着珞珈学子与乐山人民
源远流长、血脉相连
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
▲曾作为武汉大学校本部及文法学院的乐山文庙
(点击图片阅读:武大师生与乐山文庙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保护武大西迁旧址
弘扬武大西迁“乐山精神”
武汉大学、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师范学院
三方共同成立
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以武大西迁旧址为核心
嘉州古城文化遗产体系为外延
成立武大西迁历史文化陈列馆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深化武汉大学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职能
践行城市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用实际行动
对“乐山精神”进行活态阐释
搭建起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
那段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的岁月
已经过去
但这段跨越地域、超越时空的情谊
仍在继续
成为了武大与乐山之间
永恒的精神纽带
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
深厚情谊将永远铭记于心
未来,我们并肩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话不多说
珞珞珈珈已经迫不及待去旅游啦!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毕业5年,我在新疆当镇长
加入他们,体验奥运项目在武大!
浪漫武大过七夕,一起甜蜜嗑CP!
皮肤问题难解决!武大帮你!
● 毕业5年,我在新疆当镇长
● 加入他们,体验奥运项目在武大!
● 浪漫武大过七夕,一起甜蜜嗑CP!
● 护肤问题难解决!那咋了?武大帮你!
● 40℃的暑假,他们水灵灵地来武大!
● 武大送你秋天的第一片云霞!
感谢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封面图:曹海钢
摄影:曹海钢 李若皞 部分图片来自往期推文
文案:肖雨涵 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编辑:谢伊米
责编:张媛
审核:张佳宁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一起去旅游吧~
本文为 武汉大学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