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北京大学 点此可查看原文。若涉及版权问题或存在侵权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10月12日-14日
“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走进北大系列活动
在北京大学举行
从“干货满满”的专场推介会
到地道的株洲美食
再到震撼心灵的民族歌剧《英·雄》
……
异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
让北大师生不仅多角度感受株洲的魅力
株洲是一座制造名城
曾经诞生新中国300多个工业史上的“第一”
包括中国第一辆电力机车、第一台航空发动机
第一块硬质合金等
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这里崛起
也深深被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幸福所感染
文末还有精美礼品相赠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点击视频,走进人才推介会现场
近年来,株洲大力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材料等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服饰、陶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不少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株洲城市俯瞰
株洲专场推介会现场
“好恰”“好呷”“下饭”…
尝过的师生们大呼过瘾!
点击视频,感受“株洲美食节”的火热气氛
10月12-14日,在“株洲美食进北大”活动的短短三天里,29位株洲本地大厨带来27道精挑细选的菜品,稳稳占据北京大学家园食堂、新燕园校区馨园食堂的“C位”。
株洲名厨们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带进北大,原汁原味的株洲菜也吸引了众多北大师生前来打卡、品尝。中午不到11点,家园食堂一层已然排起长队,众多美食甚至现场一度断货:2000份芦淞区苗妹子豆花在半小时内一领而空,2000份醴陵炒粉也在一天内售罄。“好恰”“好呷”“下饭”……尝过的师生们大呼过瘾,家园食堂的打饭机甚至一度饭量见底而发出“警报”。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刘成祺说:“一道道株洲美食如一扇窗户,让北大师生认识到株洲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感受到这座湘东名城洋溢着家的温暖。”
株洲培养的大厨化身“功夫高手”还走上舞台,表演中华厨艺绝技绝活——蓑衣花刀、脚踩鸡蛋在钢钉气球上切丝,收获掌声连连。
当下,北京大学餐饮中心正在与株洲部分餐饮机构进行洽谈,拟将醴陵炒粉、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块、攸县香干、株洲当家肉、石峰酸辣椒蒸鸡、老姜云耳炒鸡、老熊家酸辣藕尖包子等菜品常驻北大食堂,让“株洲味儿”在北大延续下去。
“讲述百年前株洲北大学子的青春和热血。”
点击视频,走进歌剧《英·雄》演出现场
10月12日晚,北京大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株洲市重点打造的民族歌剧《英·雄》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震撼上演。
《英·雄》现场演出剧照
《英·雄》演出现场观众
为期三日的活动,承载着株洲向北大师生敞开怀抱的热情与诚意,也是北大师生得以认识株洲、了解株洲的绝佳契机。
株洲轨道交通列车工厂厂房
“株洲制造”之“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模型
“株洲制造”之山河SA60L阿若拉飞机模型
工业作筋骨,非遗铸灵魂。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利现场展示画瓷技艺,斑斓清丽的釉下五彩瓷绘出了湖湘子女的剔透玲珑心;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株洲礼物”和非遗产品,也吸引了不少北大师生惊喜驻足、赞许连连;悦耳的客家山歌、秀美的株洲风景、靓眼的株洲本土品牌OO&VV和素白服饰轮番登场,使师生们在愉悦中沉浸式感受株洲风情。
北大师生现场观摩非遗传承人画瓷
“炎帝爷爷”盲盒
“株洲非遗”之尚方窑《弄晴》功夫茶具
为期三日的“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走进北大系列活动,承载着株洲向北大师生敞开怀抱的热情与诚意,也是北大师生得以认识株洲、了解株洲的绝佳契机。
一段“热气腾腾”的记忆虽已落幕,一个“机会无限”的未来正徐徐展开。
你最喜欢什么口味?
你对株洲美食有怎样的印象?
你去过哪些让你流连忘返的城市?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与美食或旅行的故事
截至10月18日中午12点
点赞前10名的评论
将收到一份来自株洲的精美文创礼品
(随机送出)
礼品包括:
“复兴号”动车、阿若拉飞机仿真模型
炎帝爷爷盲盒、芳疗级精油礼盒、温变杯
厂矿记忆杯、株洲城市系列徽章
株洲八景红茶茶砖、插画风鼠标垫
快来参与吧!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
文字:唐儒雅、张颖、刘妍慧
视频: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餐饮中心
图片:朱成轩、李香花、卢赞、视觉中国
排版|责编:李霁
本文为 北京大学 原创文章,请扫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