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职工的“疫”线担当
TA是你熟悉的老师、同事
你却看不清防护服下TA的样子
TA是逆行的志愿者
更是校园的守护人
11月18日以来
按属地疾控部门要求
广州校区南校园中东区与西区间隔区域以东
及626、627栋
按“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防控措施管理
南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
学校党委周密部署、迅速反应
有条不紊开展每日调度和研判
并再次向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发出号召
动员更多力量
加入南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11月19日,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现场指导学校防疫和慰问志愿者
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到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协调核酸检测保障和慰问志愿者
副校长杨东华在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部署工作和慰问志愿者
副校长李善民参加志愿者工作
01
“请一定安排我的工作”
学校党委办公室
会同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等部门
发出组建志愿服务队的通知后
第一时间就有360多名教职工报名参加
各职能部门的干部职工组团参加
各院系的院长、书记纷纷报名
教授们、老师们主动请战
住在南校园内的党员干部、教职工们快速“接龙”
“我是班主任熟悉学生,
如可以请安排我去109栋”
“我可以参加,请一定安排我的工作”
“我早上有网课,
我可以参加下午和晚上的工作”
……
志愿者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
还有很多离退休教职工和教职工家属纷纷咨询
期待加入
02
“上门扫楼!直至全部完成!”
“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防控要求一出
在校的各附属医院和门诊部医护人员
立即启程、逐一“扫楼”
42名教职工志愿者编入核酸采样队伍
以 “三人小组”方式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穿着闷热的“大白”服
汗水浸透衣衫
一层层、一户户连续近14个小时的工作
直至给最后一名同学完成检测
夜幕降临,办公区的灯亮了起来
所有上门核酸采集志愿者就近在办公室住下
就地进行3天自我健康监测
还有很多的干部职工、教师也回到办公室
投入到校园疫情防控战线
在学校与学生守在一起
03
他们,守护你的三餐
“早餐派发集合通知!各位老师,11月23日早餐派发集合时间6:00,集合地点:松涛园北门。”
50栋师生住宿楼栋的一日三餐
由各部门合作派送
教职工志愿者队伍、学校后勤和物业人员、
学生工作战线队伍、封控区楼栋“楼长”们
暖心守护、及时送达
仅教职工志愿队
近4天已完成分餐派送11.2万份次
在学生生活区
早上6点半,志愿者们到达松涛园后
按照工作指引领取防疫物资,穿戴好
再根据分组安排开展工作
到达负责楼栋下面
老师们开始分餐
女生宿舍每栋楼都需要把饭送到楼层
其中许多是楼梯楼
就这样一盒一盒清点
一箱一箱抬上楼
几趟下来,已是汗流浃背
“大力师”就此诞生
“120栋已经送达”
这一餐的任务算是完成
在临时管控区
教职工转为“楼长”、“志愿者”
形成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
他们助做好教职工、家属等居住人员的
生活保障和健康管理
“在志愿工作中,我们是‘大白’,我们是‘搬运工’,
我们是‘阿姨’”,志愿者们笑着说。
他们是讲台上的老师,
是父母,是儿女,
此刻,只为守护你。
04
逆行奔跑的送药员
根据老师、同学们的需求
志愿者们会将大家需要的药物
从校外或者门诊部取送到指定地方
志愿者们及时统计用药需求
化身骑手穿梭在安静的校园里
一单一单给大家送药
一有任务,随叫随到
TA是你的“专属美团”
守护你的健康
04
“老师,我的琴还在排练室”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
两天不练,同行知道;
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艺术学院的同学向老师提出
想把琴搬回宿舍
艺术学院的老师知道后
立即去给同学们送琴
不止艺术学院
每个学院都是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
院长书记们搬水
教授们给同学们送
学习物资、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等
及时响应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
做好生活保障
同时,每一天组织有党团班会议
做好同学心理的引导以及日常服务
深圳校区、珠海校区学生工作队伍
将急需的防疫物资、药品、食品
和个人护理用品等
塞满了车子
“能装的都装满”
连绵不断的车队星夜奔赴康乐园
带来的是爱和关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
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无论多难
请您相信
有TA在守护你
TA一直和你在一起
TA的名字叫志愿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志愿者照片
“当你看到一辆辆餐车从各个食堂向宿舍驶来;当你看到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在校道上奔驰;当你看到医护人员上门采样;当你取到急需的生活用品……请相信,每一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每一次出发都更加坚定我们的决心!”
排版:廖雅芸
封面图:张嘉绮 黄楚云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